首页 质量监控 教学督导 正文

教学督导工作通讯2011年第9期(总第54期)

编者按: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当今普通高校改革的热点与难点。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高校管理者科学探索与研究。冀学锋教授通过高校高层管理经验的总结与实践,认为培养大学创新人才:一是提高认识,二是明确目标,三是文化氛围营造,四是教学模式的创新,五是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六是主动实践。

关于深化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冀学锋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不容置疑的历史使命。二十一世纪的前10年,党和国家尤其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006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更是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我国许多大学也都在以不同方式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且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学如何改革?是深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2006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大学创新与服务”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成果以及国外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来讨论这个问题。

一、提高认识:深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

1.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任务。199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从法律上规定了大学要培养创新人才:“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在1998年12月教育部制订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更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创新人才。

大学生亟需提高创新能力,据华中科技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对北京、武汉15所高校近280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学生亟待提高的诸多方面的素质中,创新能力为42.1%,仅次于实践能力居第二位。一份关于湖南省大学人才培养情况的调查显示类似的结果,在问及“作为21世纪新型人才,你自己最看重的能力是什么?”,“创新思维能力”以40.3%位居首位,远高于对其他6种能力的重视。

2.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创新人才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势。当前世界各国的大学都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1991年,美国《国家教育目标报告》指出:“培养学生对学术领域问题或现实生活问题的批判思考能力不仅是教育的重要目标,这对在当前复杂多变的世界,培养会思考的公民和有能力的劳动者,进而维护民主社会都意义深远”,“应培养大量的具有较高批评性思维能力、能有效交流、会解决问题的大学生。”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其第三次教育改革。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在1985年提出的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一次审议报告指出,“面向21世纪,能够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就是指创造性独立思考、有主见和进行各种活动的能力。为了使我国的学术研究工作对世界有所贡献,今后就要特别注意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在第二次审议报告中,提出了21世纪的教育目标,即把丰富的创造力作为未来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20世纪末,法国也把改革的重点放在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上。1988年5月,法国国民教育、研究和技术部与经济、财政和工业部,在巴黎科学与工业城联合召开了科学与技术创新会议,要求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企业一起为法国的技术创新作出贡献。1999年7月,法国议会又通过了《创新与研究法》,将科技创新制度化,力图使法国在21世纪的智力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国外一些著名大学无一例外都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在英国,牛津大学校长C·鲁卡斯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要有很高的技术,非常宽的知识基础,有很强的个人责任感、革新能力和灵活性。个人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的技术以适应其需要。”至2001年,牛津大学共为英国培养出4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5位首相。在美国,哈佛大学可以说是培养创新人才最成功的大学之一,截止到1998年,哈佛大学就已有35名教师、38名毕业生获得诺贝尔奖。该校以追求真理为办学宗旨,在人才培养上以全面发展的人、有教养的人为目标,强调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在情感、智力方面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受过广泛而深刻的教育的人,是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学术研讨会上,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指出:“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麻省理工学院(MIT)也很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该校规定:“MIT的本科教育扎根于广泛的学科领域,结合这些学科的力量来形成对价值和社会目标的看法。除了广泛的自由学习的机会之外,还鼓励学生获得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继续学习的兴趣,并成为创造性的智力探索者,能够独立追求学问”;“MIT致力于给学生打下牢固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基础,培养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党和国家也非常重视培养创新人才、实施创新工程的重要性。1998年11月24日,江泽民同志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在1999年6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又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在2006年6月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更加明确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不可能的。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谁能够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抓住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要改革和完善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当前,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界应该都意识到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006年7月12日至18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主题就是“大学创新与服务”,主要议题为21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经验、大学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如何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当时与会的校长们就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许许多多不同的看法,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大学要成为国家创新的重要力量”。

3.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创新的现状。我国拥有充足的自主创新人力资源。据统计,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达3800多万人,名列世界第一;研发人员总数达130多万人,居世界第二。我国经济总量已经占到全球的4%,但发明专利的申请仅占全球的1.8%,授权的发明专利在全球不到1%。我国80%以上高技术产品还是要依靠进口。从知识产权现状来看,目前我国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申请的专利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据统计,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约万分之三,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有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大量的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我国科研机构与院校专利申请量仅占总申请量的10%左右而且水平并不高。但是据当时的教育部周济部长披露,2005年全国大学争取的科研经费达400多亿,是1998年的6倍之多,年均递增18.5%。我国目前已是世界制造大国,有近200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因为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很多产品只能进行转包生产和来料加工,赚取少量加工费。例如,拥有知识产权和品牌的耐克公司,一双鞋的销售价格达100多美元,而我国生产耐克鞋的企业只能挣1个多美元。

二、明确目标:深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必然要求

当前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上我们缺少对创新人才素质的要求。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是大学培养什么样人的一种价值主张和具体要求,是大学人才观的集中反映。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看,培养目标是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始于目标也终于目标的实现。因此,培养创新人才,首先必须有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的讲话体现了对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他强调指出:在当代中国,要成为一名创新型科技人才,应该具有以下主要素质和品格。一是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技事业,努力做到德才兼备,坚持在为祖国、为人民勇攀科技高峰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是具有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保持强烈的创新欲望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坚定意志,对新事物新知识特别敏锐,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观念,为追求真理、实现创新而勇往直前。三是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善于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手段,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夯实理论功底,构建广博而精深的知识结构,养成比较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四是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广阔的国际视野、敏锐的专业洞察力,能够准确把握科技发展和创新的方向,善于对解决重大科技问题提出关键性对策。五是具有强烈的团结协作精神,善于组织多学科的专家、调动多方面的知识,领导创新团队在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前沿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六是具有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坚忍不拔,不怕艰难困苦,不畏挫折失败,勇于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经历磨练,不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这些素质和品格,不仅可以在世界许多成功的科学家身上看到,也可以在我们的院士和一些优秀科技工作者身上看到。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我国科技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使之在培养造就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简单的说,就是“六有”:一是有高尚的人生理想;二是有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三是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四是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五是有强烈的团结协作精神;六是有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这“六有”为我们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基本标准和目标方向。

而且,由于大学存在统一性和多样性并存的原因,因此在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问题上我们既要重视大学人才培养应有的共性,亦须强调大学自身的特色及个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六有”就可以看做是培养目标的共性。就目标个性而言,则必须体现大学的自身的历史、传统、定位和条件,以及本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要求。如:斯坦福大学的目标是“造就有文化教养的、有实用价值的公民”,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目标是“培养能改变世界的人”,牛津大学立足于培养各行各界的领袖人物等等,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对这些大学的要求,以及这些大学自身办学的历史条件及传统。这是我们对培养目标之作用的一个基本认识。

针对具体明了的培养目标,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不仅有的放矢,而且可以有依可循、有据可查。我们大学在这方面的不足不仅表现在目标笼统不好操作,更重要的是脱离社会现实和时代的要求。对此,美国大学就不一样,他们不仅关心人才培养目标并且能与时俱进地确定创新人才培养的标准。譬如,普林斯顿大学提出的本科生培养的十二项标准和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提出的本科生培养的五项标准,都蕴涵着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人格、智能和身心三个方面。这两个标准,对于我们思考探讨中国大学的本科生培养创新型人才标准,具有借鉴意义。

三、文化氛围:深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

END